2023年重庆自学考试《劳动就业概论》章节知识:劳动概述

编辑整理:重庆自考网   发布于: 2024-01-15 10:57:28     点击: 次  【加入考试交流群】热门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A、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1、识记:

  ①劳动的含义。P4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

  一种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②劳动的特征。P5

  ⑴劳动的人类专属性。 ⑵劳动的自觉意识和能动性。 ⑶劳动的创造性。

  ③劳动的分类。P6

  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⑵技术性劳动和非技术性劳动

  ⑶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⑷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2、领会:

  ①劳动含义的四个方面的分析。P4

  劳动的含义: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

  其次,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活动。

  第三,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活动。

  第四,人的劳动具有双重效果。

  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P7

  不论什么社会,也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劳动,只要是劳动,总要支出人类的脑力和体力。但就这方面而看,似乎抽象劳动是各永恒范畴,适用于一切时代。

  但是,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绝不单纯是个生理概念,而是个经济范畴,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通过物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只有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当人们的经济联系通过劳动产品的相互交换来实现的时候,耗费在这些劳动产品上的人类的脑力和体力,才能当作形成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被社会“抽象”出来。

  它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

  ③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区分。P7-8

  人们在运用技术标准时,还习惯上将技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

  人们通常将物质技术手段,即劳动资料,称为硬技术;而将与物质技术手段相适应的操作、控制和运用的方法、技巧和技术管理组合形式称为“软技术”。

  从硬技术来看,物质技术手段大体可以分为手工工具、机器(包括劳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自动机等,于此对应的劳动为手工劳动、机械化劳动和自动化劳动。

  从软技术来看,手工劳动只是一种朴素意义上的技术,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只有近现代的复杂的劳动才能称得上软技术。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硬技术”和“软技术”是不能绝对分开的,其发展越来越相互依靠。因此硬技术和软技术的标准也是相对的。

  ④其它分类标准。P9

  依据其他分类标准,还可以将劳动分为:

  ⑴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⑵生产性劳动和劳务性劳动;

  ⑶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

  ⑷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等。

  B、劳动方式与劳动行为

  1、识记:

  ①劳动方式的含义。P9

  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的方式,也是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劳动者)和客体(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

  ②主要的劳动行为。P11

  ⑴劳动分工 ⑵劳动协作 ⑶劳动竞争

  ③影响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P14

  ⑴社会传统文化因素

  ⑵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⑶社会政治环境因素

  ⑷社会大众心理氛围

  ⑸社会人际关系

  2、领会:

  ①不同劳动方式产生不同劳动结果的原因。P9

  ⑴首先,劳动方式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对象。

  ⑵其次,劳动方式与劳动资料(工具)的属性相关。

  ⑶再次,劳动方式是劳动过程中所有当事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②劳动分工的三种分工形式。P12

  劳动分工一般具有三种分工形式:

  ⑴一是按工艺专业化原则进行分工。

  即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工艺阶段或工种岗位,集中同类型的机器设备和同工种的劳动者来完成同一工艺阶段或同一岗位的生产任务。

  ⑵二是按对象专业化原则进行分工。

  即把同一劳动对象的加工全过程划分为若干先后相继的工序,安排不同类型的机器设备和不同工种的劳动者分别完成不同工序上的生产任务。(例:生产流水线)

  ⑶三是根据劳动者技术水平高低原则进行分工。

  即在同一工种内部,根据工种岗位和技术的复杂程度划分等级,分配给具有相应等级水平的劳动者去承担。

  ③劳动协作的不同类型。P13

  ⑴根据劳动者的主观愿望,可分为自愿协作和非自愿协作。

  ⑵根据劳动协作所发生的空间,可以分为直接协作和间接协作。

  ⑶根据协作行为的组织形式,可分为有组织协作和非组织协作。

  ④劳动竞争的不同种类。P14

  根据不同标准,劳动竞争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⑴根据被竞争的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精神竞争和物质竞争;

  ⑵根据竞争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劳动者之间的竞争与劳动群体之间的竞争;

  ⑶根据竞争的社会制度背景不同,可以分为资本主义竞争和社会主义竞争。

  ⑤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区分。P14

  影响劳动者行为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劳动者自身的因素,如生理、心理、年龄等;

  客观因素是指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3、简单应用:

  用竞争的观点原理解释如何达到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双赢局面。P13

  劳动竞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力不相上下的劳动者或劳动群体为争夺同一个目标而发生的行为方式。

  C、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

  1、识记:

  ①劳动制度的含义。P16

  劳动制度:是从属于经济制度之下的一个制度系统,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生活中为满足劳动关系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有系统、有组织、并为社会所公认的劳动行为规范体系。

  ②劳动制度的一般特征。P18

  ⑴存在的普遍性 ⑵组织实施的强制性

  ⑶构成的系统性 ⑷相对的稳定性。

  ③劳动关系的含义和特征。P19

  劳动关系: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部分的社会关系,

  即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特征:⑴直接性 ⑵普遍性 ⑶具体性 ⑷本质性

  ④劳动关系的类型。P21

  ⑴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

  ⑵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

  ⑶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2、领会:

  ①形成劳动制度的两种途径。P16

  ⑴自发形成。劳动制度中的某些内容和规定并不是出自哪个管理者的发明创造,而是来源于民俗、民风和民德,来自于民间的约定俗成。

  ⑵人为制定。管理者出于达到某种管理目的的需要或为了维系正常稳定的劳动秩序,依据一些法律法规,人为地制定了一些条例。

  ②劳动制度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P17

  积极作用:⑴首先,劳动制度对于维护劳动者个人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

  ⑵其次,劳动制度也为用工单位获得适当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了比较合理的、有规则的途径,加强了用工单位组织活动的秩序。

  ⑶再次,劳动制度有利于形成稳定有序的社会劳动环境。

  消极作用:⑴一是劳动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存在缺陷。

  ⑵二是劳动制度的模式化。

  ⑶三是劳动制度为利益集团所操纵。

  ③决定劳动关系性质和特点的最基本因素。P21

  所有制的性质

  (不同的所有制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也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所有制性质,直接表现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运用的形式和要求也不同,这就必然会影响到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方式——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3、综合应用:

  联系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建立有效的劳动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2023年重庆自学考试《劳动就业概论》章节知识:劳动概述”的全部内容,如需了解更多报名时间准考证考试安排成绩查询自考专业院校查询考试教材自考真题自考课程购买等的相关问题,可随时添加重庆自考网《专业老师微信》进行在线沟通了解哦~

本文标签:串讲笔记管理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cqzk.cq.cn

本文地址:http://www.cqzk.cq.cn/zl_gll/26662.html



微信二维码

《重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重庆自考网-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