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笔记三十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二十九章 反不正当竞争
第一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概念: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平等公正、诚实信用的竞争规则的非法行为。
我国《反》所称不正当竞争:指经营者违反该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二、特点:
1、发生在竞争活动之中。2、违反诚信、公正的原则。3、造成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后果。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概念:是调整市场交易活动中经营者之间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各国在立法例上,或采分立式(德国、日本);或采合并式(美国)。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与限制竞争行为两类对象(合并)。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归属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理由:
1、以其他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作为自己的保护对象,及对于侵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行为予以法律制裁。
2、对与各类知识产权有关而相关法律不能管辖的客体给予保护,以此弥补单一法律制度产生的“真空地带”。
3、对各类知识产权客体的交叉部分给予“兜底保护”,使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第三节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
1、商品假冒行为:
(1)商品主体混同行为:指不正当地利用他人的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致使其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发生混淆的行为。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造成与知名商品混淆;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
(2)商品虚假标示行为:指在表示商品的质量及荣誉、产地或来源以及商品的其他成分上作不真实的标注,致使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发生误认的行为。
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原产地、来源或出处进行虚假表示;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2、虚假宣传行为:即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虚假宣传,导致用户和消费者误认的行为。
(1)与实际情况不符。(2)引人误解。
3、侵犯商业秘密。
4、商业诽谤行为:即经营者采取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行抵毁、贬低,以削弱其竞争实力的行为。捏造和散布虚伪事实。
5、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以至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并承担赔偿责任;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以上就是关于“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笔记三十”的全部内容,如需了解更多报名时间、准考证、考试安排、成绩查询、自考专业、院校查询、考试教材、自考真题、自考课程购买等的相关问题,可随时添加重庆自考网《专业老师微信》进行在线沟通了解哦~

《重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相关《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笔记三十》的文章
-
2023年重庆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七章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征 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
浏览量:945人
2024-01-15
-
2023年重庆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六章
第一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
浏览量:883人
2024-01-15
-
2023年重庆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五章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审...
浏览量:608人
2024-01-15
-
2023年重庆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 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 计划审计工作是审计...
浏览量:719人
2024-01-15
-
2023年重庆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三章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
浏览量:856人
2024-01-15